戈养年在宁强县开展“三进三解”活动日记
发布日期:2012-03-26 来源: 点击次数:0
走访对象一:宁强县残联
住址:宁强县羌州中路 联系电话:0916-4221526
(一)走访对象基本情况:宁强县位于陕西西南角,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面积3246.8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辖21个镇,269个行政村,8个社区。
全县现有残疾人2.73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03%,其中,视力残疾2702人,听力残疾7917人,言语残疾683人,肢体残疾4723人,智力残疾5951人,精神残疾1665人,综合残疾3659人。残疾人总数中贫困残疾人23205人,占85%,年人均纯收入1050元,低于平均水平773元。
县残联现有干部10人,内设办公室、劳动就业服务所2个科室。2008年“5·12”地震后经县上统一安排从县政府一楼搬出一直无固定办公用房,现借住宁强县公安局汉源派出所房屋办公。
(二)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和该县工作人员座谈了解,该县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县残联办公场所难题亟待解决,2008年地震后,县残联从县政府办公楼搬出后经过多次搬迁一直没有固定的场所办公,目前借用县公安局汉源派出所房屋办公,且即将再次面临搬无去处的困境;二是地震造成严重危房的县残疾人教育培训中心至今没有得到恢复重建,请求上级协调解决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建设项目,帮助该县改善为残疾人服务的硬件设施;三是反映扶持残疾人的项目和资金较少,残疾人生活困难。
走访对象二:高光耀
(一)走访对象基本情况:高光耀,男,现年34岁,家庭3人,住宁强县高寨子镇政府,现任宁强县高寨子镇残疾人专职委员,联系电话:13571695883。
(二)反映事项及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县残联在该镇工作成效显著:办证工作使该镇残疾人纳入有续化管理,去年县残联到该镇对行动不便残疾人上门服务,在镇政府对行动方便的残疾人集中办证,全镇1600名残疾人现已办证1300余人。二是开展了各项扶残助残活动,造福该镇残疾人。去年县残联在该镇相继实施了宣明会集善援陕项目,为119名残疾人个性化适配辅具198件;实施危房改造25户全部竣工改善了贫困残疾人的住房条件;大力开展了白内障复明手术、发放辅助器具等康复项目;农村养老保险对一、二级残疾人每人补贴100元,三、四级残疾人每人补贴50元。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是该镇残疾人贫困面大,全镇1600名残疾人当中85%低于贫困线,现有的扶持政策是搭车民政上的扶持(低保),社会保障方面需要加强;二是镇、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全部由镇村干部兼职,镇残联没有独立编制、经费和办公场所;三是康复服务和托养服务这一块需要加强,机构建设、人员培训和宣传上都得加强;四是残疾人生活补贴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现有政策,一、二、三级残疾人给发补助,但四级当中的贫困残疾人却没有,在基层工作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
走访对象三:封小华
(一)走访对象基本情况:封小华,男,现年42岁,肢体四级残疾人,家庭3人,住宁强县汉源镇钟鼓楼社区,现任宁强县汉源镇钟鼓楼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联系电话:13809166779。
(二)反映事项及存在困难和问题:近几年,县残联积极宣传残疾人政策,每年都要在该社区选几名残疾人到残联去开会,征求他们对残联工作的意见,还经常到该社区贫困残疾人家中慰问,对他们都很好;另外,随着残疾人优惠政策的落实,残疾人办二代证的积极提高了,办证的人越来越多。
建议:一是残疾人创业困难,缺少项目和资金,需要给予扶持;二是该社区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生活无法自理,当地敬老院只收有自理能力的残疾人,家里需要专人看管,困难重重。请加大对这些残疾人的托养工作,最好建立一个县级的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来统一照看这些残疾人,减轻家庭负担。
走访对象四:罗光军
(一)走访对象基本情况:罗光军,男,现年38岁,肢体三级残疾人,家庭3人,住宁强县汉源镇钟鼓楼社区星源小区,现任宁强县肢残协会主席。联系电话:13809166779。
(二)反映事项及存在困难和问题:罗光军16岁车祸致左大腿截肢,在县残联的帮助下,开办了个体打印部和烟酒摊,生活勉强维持,回想起个体创业十分困难,一是优惠政策在县这一级相关部门协调不够,造成残疾人享受优惠政策难,残疾人有了好的创业项目但没有资金,到银行贷款无人担保,银行不给贷;二是扶持残疾人创业的项目和资金太少,自己是在县残联帮助下发展起来的,但还有众多的残疾人县残联没有能力进行帮助。建议上级领导从这两方面对残疾人给予帮助。
走访对象五:戚华
(一)走访对象基本情况:戚华,男,现年40岁,家庭3人,住宁强县汉源镇羌州路社区虹云小区,宁强县汉源镇残联工作人员。联系电话:15891462076。
(二)反映事项及存在困难和建议:汉源镇是宁强县的人口大镇,全镇3万多人,残疾人2730人,汉源镇是全县的发展中心,市县残联对我镇的残疾人也十分关心,近年来相继实施很多助残项目,如白内障复明手术、危房改造、温馨家园建设、发放轮椅等。但该镇残疾人就业困难,镇内企业大都不愿招收残疾人,残疾人贫困面大,他同时也在从事民政工作,很多时候是将贫困残疾人纳入民政上的救助项目,很希望有更多的针对残疾人的救助项目和资金。
工作记实及感想:
听取了汉中市、宁强县的工作汇报,和部分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代表畅谈工作,我感到汉中市、宁强县的工作虽然在全省名次靠后,但也确实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的残疾人优惠政策在这个县大都得到了很好落实,使众多残疾人受益,让这些山区的残疾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但扶持残疾人的项目和资金确实太少,一些政策需要上级来协调解决,从残疾人就业、康复、扶贫等方面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了促进以后的工作,我从三个方面对汉中市、宁强县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一是要认识机遇,明确发展思路。从08年开始,中省相继出台了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残疾人的项目和资金在逐年加大,建议他们克服盆地意识,加大项目和资金的争跑力度,克服等靠要的思想。
二是加大协调力度,用足用活现有政策。例如向政府争取落实保障法规定的“财政代扣”政策,可大幅提高保障金征收额度。
三是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克服懒惰习惯和消极意识,进一步强化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责任感,对残疾人要有爱心,干工作要有恒心,对事业要有痴心。要不断推出残联系统的优秀干部,形成力争上游,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要发挥工作主动性,积极争取其他部门配合;广泛宣传残疾人先进典型,在社会上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要多交流学习其他市县的先进经验,力争使汉中、宁强的残疾人工作后来居上。
上一条: 我市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下一条: 医疗专家义诊走进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