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 "激情、干净、超越"主题作风建设

市残联激发残疾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发布日期:2017-07-10  来源:汉中日报   点击次数:0

    (本报记者 王晏 通讯员 余志全)    当下,全国各地的脱贫攻坚如火如荼。地处秦巴山贫困连片地区中心区域的我市,干部群众干劲十足,奔忙于田间地头,脱贫攻坚正向纵深推进。残疾人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特殊群体,他们在脱贫攻坚中表现怎么样?他们的代表组织——残疾人联合会在干呢?揣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残疾群众和残联干部当中。

                           树模    让自立自强脱贫的残疾人先进典型遍地开花
     在西乡县杨河镇西玉村,残疾人刘大田主动退出贫困户的事被当地干群传为佳话。今年56岁的刘大田3岁患上小儿麻痹症,腿部落下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2014年,因为自身残疾、妻子卧病,刘大田被识别为贫困户。他白天在地里、茶园忙活,晚上凭着一门编竹篮的手艺抢着时间编竹篮,一年下来茶园收1500多元,竹篮收入1万多元。现在,他还用政府发放的5000元产业奖补资金建起圈舍,搞起了养殖。传统技艺+种养产业,让刘大田的小日子渐渐好起来。前阵子有人劝他,“要是退出了,可就享受不到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了。”刘大田坚定地说,“我想好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已经有了,这就足够了!还是把好政策留给更困难的人吧!好日子要靠自己干出来,不能一味躺在‘政策温床’上!” 
     跟刘大田的情况差不多,今年49岁的西乡县城南办事处五星村贫困户薛建荣也用踏实苦干搏出了精彩人生。这是个下肢严重萎缩,只能用双手撑地走路,大半辈子在泥里翻滚着生存下来的残疾人。从田间地头放牛喂猪的“泥娃娃”,到集市街头上摆摊兜售的“金算盘”,再到村里镇外补鞋修车的“工匠手”,一步步蜕变成方圆十里远近闻名最通赚钱门道的“人精儿”,他付出了汗水,赢得了尊重。 
    听其他几个县区残联的同志讲,像刘大田、薛建荣这样自强自立的建档立卡残疾贫困户他们那也有不少例子。他们身残志坚的典型事迹被县区残联、包联单位和干部群众多渠道广为宣传,这种认可与激励的方式既能强化其进一步脱贫致富的勇气意识,也以榜样的力量鼓励更多的贫困乡亲脱贫致富。 

                                 治懒    让好逸恶劳的贫困残疾人不再等靠 
    “王灶成,这都几点了,你还在睡觉呢。赶紧起来干活去!”在南郑县高台镇骑龙村残疾人王灶成家催促他起床干活的人是市残联的党组书记、理事长王义频。王灶成辩解说,“下雨呢,没啥活干。”“把你屋里卫生打扫一下也行啊,你看家里都脏成啥样了。”王灶成不好意思,马上下床,开始搞卫生。 
    骑龙村是市残联包扶的贫困村,王灶成是王义频包扶的该村3户贫困户之一。结对三个月来,王义频隔三差五登门,让这个村里人眼中的“懒汉”很不习惯,可是又不敢抗拒。聊起这个话题,王义频略带痛惜地道出了他的观点,“残疾人中有些人有劳动能力,但是好吃懒做惯了,等靠要的思想还很严重。作为残疾人的代表、管理、服务组织,我们不能这样放任他们不管,要教育、引导他们增强自立自强、丰衣足食的意识。扶贫先治懒,助残先扶志。”有结对帮扶的市县镇残联干部纷纷效仿,一批好逸恶劳的贫困残疾人被教育改造,等帮扶、靠救助、要实惠的思想意识不断淡化。 

                                  帮扶    让残疾人的小康目标越来越近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后,市残联一班人就反复思考研讨,残联组织该怎样体现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去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助力脱贫攻坚?除了坚持每年争取各级加大投入为残疾群众办实事好事之外,还能再做些什么吗?他们认识到,外因是条件,各级对残疾人的帮扶固然重要,也不可或缺,但内因更为关键,贫困残疾户摆脱贫困,主要得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勤奋努力。新年伊始,市残联党组即决定在残疾群众中开展学政策知党恩促自强勇超越教育活动,解决部分残疾群众中存在的政策不清楚、党和国家的关爱理解不到、一味等靠要的问题。同时,通过开展活动,使残疾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激发残疾人自强不息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促进残疾人同步够格小康,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目前,学政策知党恩促自强勇超越教育活动正深入蓬勃开展。全市各级残联组织以政策法规宣讲、技能技术培训、残疾人自强典型宣传等内容为重点,采取举办培训班、入户走访宣讲和发放政策法规知识手册等方式,组织残疾群众学习《宪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及中、省、市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挖掘、宣传本地残疾人自强先进典型的事迹。通过组织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和典型的宣传引导,使残疾群众普遍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掌握了党和政府扶助残疾人的优待扶持政策,感召和激发了他们爱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奋力实现着自我超越。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 汉中市残联追赶超越作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