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县区动态

努力推动残疾人工作实现新突破

发布日期:2013-03-20  来源:   点击次数:0

努力推动残疾人工作实现新突破

南郑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郑汉生

        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社会代价。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残疾人事业是一项光荣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大处讲,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缩小和从根本上消除残健差别,有利于调动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我县看,目前全县有4.2万名残疾人,涉及五分之一家庭。年初县委十四届五次全委会提出要建设更富活力、更具人文、更为宜居的美丽南郑,残疾人群体、残疾人工作既是题中应有之义,更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关心残疾人、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多为他们排忧解难,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来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

   改善残疾人民生就是要帮助残疾人改善基本生存发展条件,促进全面发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实际,推动全县残疾人工作实现新突破。一要让残疾人享有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要突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重点,坚持扩面与提标、普惠与特惠、重点保障和特殊扶持、一般制度安排和专项制度相结合,把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纳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体系,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要做到应保尽保;对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要给予特殊关爱,保障其基本生活。二要让残疾人享有均等的社会服务。要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就业、文体、康复医疗等,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不断提高残疾人服务能力和水平,使残疾人康复有条件、居家有照料、出行无障碍,能够自强自立、有尊严地生活。特别是针对残疾人特殊性、多样性、类别化的服务需求,要有效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推动公共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的服务,使大多数残疾人一般性的服务需求得到满足。三要让残疾人享有充分的就业机会。要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帮助福利企业发展壮大,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要积极鼓励残疾人个体就业,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要广泛开辟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努力扩大残疾人就业面。要进一步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代征、财政代扣工作,加大征收力度,确保完成年度征收任务。要切实加强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帮助他们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广大残疾人历来有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各行各业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残疾人人才和先进人物,他们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重重困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残疾人是残疾人工作的主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残疾人要继续发扬自尊、自强、自立精神。一要勤学善思。要学习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先进人物的拼搏精神,以顽强的意志,热爱生活,热爱事业,贡献力量。二要坚定信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坚持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要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自身特长,积极拓宽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三要拼搏进取。要成就一番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特别是残疾人的奋斗历程,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比常人会更多。因此,每个残疾人都要有迎战困难的准备,有敢于拼搏的顽强精神,有敢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

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强大的合力予以推进。一是要强化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特别是各镇各部门主要领导要经常听取汇报,及时推动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统筹协调,集中研究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要充分发挥残联代表作用。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以务实进取的工作精神为残疾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共同把全县的残疾人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及时把党委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位残疾人心中。三是要加强残联自身建设。残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协助党委和政府解决残疾人困难与问题的光荣使命。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多谋善思,再添措施,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残联组织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竭力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真正把残联建设成“残疾人之家”,努力促使我县残疾人工作再上新水平。四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支持和发展残疾人事业。残疾人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卫生、教育、人力社保、民政、宣传、文体等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要共同为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要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形成人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本文为郑汉生同志在南郑县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