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县区动态

多措并举齐发力 创新服务解民忧

发布日期:2021-12-10  来源:   点击次数:0

今年以来,针对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任务重、难度大的问题,汉台区残联聚焦破解四大“难题”,创新措施、精准发力,用心、用情、用力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 
        一、多种形式办证,解决残疾群众办证难。区残联针对部分孤老及重度残疾人,因行动不便无法到指定医院进行残疾等级评定,以及部分残疾证有效期满未及时换证影响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等政策的问题,协调市人民医院、市精神病医院组建残疾等级评定专家组,采取“集中+入户”的形式进村入户开展评残,通过上门服务为420余名残疾群众有效解决了办证难的问题,为残疾人享受惠残政策奠定了基础。
         二、多样化无障碍改造,解决残疾人出行难。区残联积极实施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进家庭,为肢体残疾人进行出入口坡化处理、安装扶手、硬化地面,对厨房、卫生间进行改造,如加宽房门、改造低位橱柜、蹲便改坐便、安装淋浴器等。为听力残疾人安装可视闪光门铃,为视力残疾人配发盲用电饭煲、电水壶、读屏软件等。2021年,经筛查摸底和入户评估,区残联筹措资金95.9万元,为全区353户有无障碍改造需求的残疾人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家庭。
         三、多种就业帮扶,解决残疾人增收难。一是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在往年残疾人手工编织、手机维修、美甲、盲人按摩等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今年又开办了烹饪培训和农村残疾人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使499名残疾学员掌握一技之长。二是通过项目带动,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申报了4个省、市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和就业基地,通过辐射带动、阶段性用工和集中安置等方式带动和促进82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为20名残疾人申报了省级自主创业项目,每人创业帮扶资金5000元。积极实施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项目,为54户从事种养殖的残疾人家庭进行产业帮扶,每户帮扶资金3000—5000元,共投入资金199000元。三是认真开展按比例就业。通过与税务部门合作,开展了残保金年审和征收工作,征收320 万元,安排了近100名残疾人按比例就业。
        四、多种方式托养,解决残疾人照护难。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采取“走进来+送出去”相结合,推进居家托养、日间照料和集中托养服务,解绑了家庭成员。一是服务人员走进来。按照“提交需求申请、分析个人信息、对接服务需求、预约上门服务、三方签字确认、建立一人一档、定期回访问效”的居家托养服务流程,残疾群众只需拨打一个电话,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就会上门开展社会适应能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真正实现了“拨打一个电话、享受上门服务、政府为你买单”。二是残疾群众送出去。通过第三方机构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就餐等服务,开展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运动功能的辅导和训练。依托精神病医院和政府开办的养老机构,分别对精神残疾人及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实施托养。政府购买残疾人托养服务极大解决了家庭照护残疾人难题,解绑了残疾人家庭成员,实现了劳动力向经济效益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