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残联: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家门口
发布日期:2021-12-10 来源: 点击次数:0
近日,在全区各个镇、街道办事处,或者群众家里,经常会看到一群身着“白大褂”的小分队,他们经常会要求对面坐着的某一个群众伸伸胳膊、捏捏拳,或者让他们起身走几步路,有时也会与他们的家人聊几句。当医务人员面前的表格铺开,看到上面写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评定表”几个字,你就会恍然大悟他们正在干什么。
这支穿梭于镇、街道或群众家里的“白大褂”小分队,是汉台区残联为解决部分孤老、重度残疾人办证难而特意组建的。通过“集中+入户”的办证模式,将“你来”变为“我去”使残疾人办证不再困难。下乡入户办证不仅是服务方式的改变,更是温情的体现。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家门口才能真正打通“最后一纳米”。
残疾人证是残疾人享受相关惠残政策的合法有效依据和前提条件,只有办理了残疾人证才能名正言顺的享受各项惠残政策,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关怀的温度也会更高。但是,部分孤老及重度残疾人因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到指定医院进行残疾等级评定,还有部分残疾证有效期满未及时换证,从而使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等政策受到了影响。
“残疾人办证难的问题必须尽快有效解决!”区残联理事长李振华在干部职工大会上下了硬茬。随后,摸底排查工作迅速展开,工作人员每日向分管领导报告工作进度。深入细致的排查后,一份《需下乡入户开展残疾等级评定人员名单》摆到了领导案头。李振华亲自协调市人民医院、市精神病医院,组建了残疾等级评定专家小组。从11月23日开始至12月8日,区残联领导分别带队,带领评定小组深入各镇、街道办事处和残疾群众家里,以“集中+入户”的形式,逐镇办、逐人开展残疾等级评定。截止目前,已累计为439名符合评定标准的残疾人评定了残疾等级。就近就便的服务为孤老和重度残疾人评定残疾等级提供了极大地方便,使他们足不出户也能拿到残疾人证,切实维护和保障了残疾人享受惠残政策的权益。
在上门办证工作推进会上,李振华强调指出“为部分孤老及重度残疾人开展上门办证服务,是持续推进“进、知、解”活动的目标要求,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作为残疾人工作者,解决好残疾群众的急难愁盼是我们的职责所系,更是使命所在!”
下一步,区残联将会不断拓展上门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切实满足广大残疾人朋友在残疾人证办理、托养服务、精准康复及惠残政策落实等方面的需求,最大限度延伸服务触角,持续推动“进、知、解”活动走深、走实,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到残疾群众的心坎上。
上一条: 汉台区对农村困难残疾人实施阳光增收项目
下一条: 国际残疾人日,汉台区残联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