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县区动态

镇巴: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切实为创业就业充电赋能

发布日期:2024-01-18  来源:   点击次数:0

为把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殷殷嘱托贯彻落实好,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镇巴县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坚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技能培训促就业增收为目标,创新推行送培训到家、送岗位到人、送服务到户等服务模式,聚力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辐射带动,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为重点。维护残疾人尊严,保障残疾人权益,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送培训到家,为残疾人创业就业充电。一是针对部分残疾人文化基础、学历偏低、生活不便的现状,积极为残疾人创造学习条件,打造学习平台。根据残疾学员的特点,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创新推出将培训送到每一位残疾人。2023年7月,配合县残联免费对70名残疾群众进行了电子商务、烹饪、足疗等职业技能培训,并跟踪指导服务,60%以上实现就近就业。二是把培训送到家门口,借助于农村助残增收基地,为34名残疾人在基地现场培训茶叶种植及管理、加工等实用技术,让他们在家门口享受培训学习,提升技术,促进增收。三是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采取“上门+技能培训+就业创业+信息服务”的模式,依托各级各类残疾人就业基地,针对不同类别和就业特点,精准培训对象,开展有针对性、高质量、类别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为170名有种、养业发展基础的农村困难残疾户提供种、养殖技术培训,累计满足了300余人的培训愿望,实现80余人“家门口”成功就业创业,实现年增收5000元以上。四是对符合条件的45名残疾学员,给予培训交通生活补贴扶持13500元。

QQ截图20240111204514

二、送岗位到人,为残疾人就业创业赋能。以智志双扶激发残疾人就业增收的内生动力。一是针对盲人群体不同需求,举办“量体裁衣式”盲人按摩提质服务技能培训,组织13名盲人按摩从业人员,开展穴位按摩技能培训教育,聘请了专业老师为按摩从业人员开展服务礼仪培训,进一步提升盲人按摩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帮助他们就近就业创业。二是搭建职业介绍平台。引入两家盲人按摩店为残疾人提供职业介绍、辅助“一对一”就业服务,助力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三是持续加强“外挂”远元集团修脚项目,探索为智力、精神障碍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就业帮助。目前有8人进入远元集团修脚师行业。四是为5家安置残疾人就业用人单位解读惠残政策,企业用工合规管理及残疾人劳动权益保护等,提高企业聘用残疾人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残疾人稳定、高质量的就业。

35724689f26b29fcfb7dd33381585b8

三、送服务到户,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质效。在县残联指导下,一是于今年5月栽好残疾人创业孵化“梧桐树”,“孵”出创新创业新天地。以孵化基地为引擎,全面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软环境”,做到了软件从严、硬件从实,优化孵化场地空间,完善了服务功能,搭建共享孵化平台,为创业企业打造非遗竹藤编研发平台,实现智力资源、市场信息、研发成果的及时共享和迅速转化,目前已入驻残疾人5户。二是创新孵化模式。采取“孵化基地+残疾人”的运营模式,创新运用“残疾人+收入保底+岗位提升”机制,聘请专业功底强、有匠心的师傅,手把手进行技艺传授,以专业导师面对面政策攻心宣传为主题,同时确保了残疾人稳定就业创收的发展根基。三是灵活思路。探索产品集中化,质量过硬化,工艺时尚化,同步推进电商大平台与工艺品对接。制定统一标准,由残疾人生产,孵化基地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形成了残疾人“家家办工厂,户户建车间”的生产格局。四是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基地成功孵化5户残疾人创业,新增残疾人就业16人,生产竹藤编大、小藤椅,花篮、果篮、背篓、扫帚等1450余件(套),销售竹藤椅1250余把(套),实现销售收入54000余元。目前订单量飞涨,产品供不应求,打响了开门红。

QQ截图20240111204454

下一步,基地将按照“残疾人+竹藤编+康养+旅游+文化创意”的思路,提高竹藤编产业的附加值,继续传承和研发竹藤智能化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让残疾人走进正常人的生活,快速带动残疾人增收致富。基地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加大残疾人竹藤编扶持力度,推动残疾人尽快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提升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