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残联:“互联网+辅具适配”助残,实现小改革服务大民生
发布日期:2024-08-15 来源: 点击次数:0
“通过‘互联网+辅具适配’的方式,让残疾人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腿。”高川镇残疾人李东华(化名)通过扫描“陕西辅具适配服务平台APP”申请了一辆轮椅,经过核实,李东华不到7天就收到了一个崭新的轮椅,“这样的人性化服务太让我感到暖心了。”日前,笔者见到肢体残疾人李东华时,他正熟练地操控着刚从辅具适配系统申请到的轮椅,非常开心。他说:“有了它,我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方便很多。”
辅助器具是残疾人补偿和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康复、教育、就业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残疾人朋友回归社会的桥梁、自立生活的依靠,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残疾人对无障碍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辅具适配工作的开展更加迫切。
为有力的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有效缓解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中存在的个性化需求掌握不精准、适配层次低、专业人员缺乏、评估慢、发放困难、配非所需等问题。西乡县残联锚定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短板弱项,以“小切口改革服务残疾人大民生”为目标,通过“互联网+辅具适配”服务模式,让残疾人拥有辅具适配的知情选择权,按照聚焦重点、分批实施、扩大受益面的原则,加大平台推广力度,进村入户为全县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基于残疾人工作的特殊性,县残联创新工作方法,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以“低标准、广覆盖”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为主体,以“一对一、个性化”辅具适配服务为辅助,以普及宣传残疾人家庭康复护理知识为基础,积极探索适配服务工作模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残疾人辅具适配需求,做到“应配尽配”,全力打造“服务零距离•情暖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共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开展辅具适配评估306人,通过平台发放辅具471 件。
“以往残疾人申请辅具,需要递交纸质申请、等待一级级审核、等候通知到指定地点进行集中适配、统计需求后采购和领取,多有不便。”县残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只要网上下单,实现“随时申请、随时适配”,甚至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
“互联网+辅具适配”服务工作模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残疾人提供标准化、便捷化、个性化的辅具适配服务,实现辅助器具从评估、培训、适配、使用到跟踪、维修等全过程的精准实施,残疾人只需在线填报申请信息,需要的辅具就可以送到家里,真正让残疾人实现“零跑腿”,足不出门就能享受到服务,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残障人士的关心关爱,是服务民生、惠民利民的大好事,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效举措,真正实现了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零跑腿的美好愿望,让扶残助残政策能够快速、精准、及时的落实到每位残疾人。
上一条: 留坝县残联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下一条: 略阳县第十四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