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残联:农村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全面启动 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发布日期:2025-05-08 来源: 点击次数:0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的部署要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增收,切实提升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近日,西乡县残联以实干之笔绘就助残新篇,全面开展2025年农村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聚焦种养殖技术、特色产业发展等实用技能,通过“送技上门”“订单式培训”等形式,为残疾人就业增收注入新动能。
精准对接需求 培训内容“接地气”
此次培训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积极落实县镇(街道)抓产业联动机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吸纳农村残疾人就近就地就业,结合“五个农业”、县域农业资源优势和残疾人就业需求,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在种养殖领域,开设特色果蔬种植、生态畜禽养殖、病虫害防治等课程,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示范指导;针对区域特色产业,推出竹编工艺、传统手作、农产品深加工等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同时,顺应电商发展趋势,增设短视频运营、直播带货等数字技能课程,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为确保培训实效,按照残疾人类别特点,创新开展“定岗+培训”“非遗+培训”“理论+实践+跟踪”等模式,有针对性地对劳动年龄段残疾人及家属开展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不断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实现“培训一人、带动全家、发展一片”的目标,使残疾人有序有效地融入乡村振兴“大舞台”。通过组织学员参与种养实操、手工艺制作等沉浸式学习和基地实训,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培训后持续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服务。“老师手把手教我们种菌菇,连怎么控制湿度、找销路都讲透了!”首期参训学员王某表示,这样的培训“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送教上门暖心 服务覆盖“零距离”
针对残疾人出行不便的实际困难,培训创新服务形式,组建“流动培训队”下沉至村(社区),将课堂搬到残疾人家门口。对行动严重受限的学员,采取“入户教学+线上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培训全覆盖、无遗漏。此外,联合园区管委会、人社等部门,为参训学员量身定制就业帮扶计划,优先推荐至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区工厂等就近就业,或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小额贷款等政策支持。
“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现在学会了编织技术,在家就能接订单,每月能赚2000多元。”肢体残疾的张某通过培训重拾生活信心。据统计,2024年培训的195名学员中,超八成实现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人均年增收1.2万元。
多方协同发力 共筑幸福新图景
本次培训由县残联牵头,整合县农业农村局、职业院校等资源,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残疾人受益”的联动机制。各镇(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同步开展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关爱服务,全方位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县残联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培训模式,对接市场需求开发更多优质课程,同时搭建残疾人作品展销平台,推动“技能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残疾人在乡村振兴中绽放人生光彩。
截至目前,已有103名残疾人报名参训,首期2个镇(街道)的培训班陆续开班。随着培训的深入推进,更多残疾人将凭借勤劳双手打破困境,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上一条: 留坝县残联召开五一廉洁警示教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