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 最新资讯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高合元在陕西日报署名文章: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

发布日期:2014-03-21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次数:0

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
高合元

    近年来,我省残疾人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新突破,呈现出领导重视、作风转变、残疾人普遍满意的良好局面,但也存在认识不适应新形势、观念不适应新思路、队伍不适应新任务、残疾人生活生存状况不适应经济社会新发展的问题,特别是残疾人社会地位低、家庭收入低、社会保障标准低、综合服务水平低和上学难、就业难、康复难、出行难的“四低四难”问题还十分突出。如何围绕同步实现小康大目标,真正关注弱势群体,切实兜住底线,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认识要提高。残疾人事业是慈善事业,能够体现一个地方的文明进步程度和人群的品德情操。因此,各级组织和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性、工作的必要性、任务的艰巨性。残疾人事业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现在,残疾人生产、生活普遍困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自身发展能力较弱,社会地位、家庭收入、生活水平与健全人仍有不小的差距。只有把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才能保证他们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在贫困人口中,残疾人是贫困程度最深、扶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群体,只有切实把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优先帮扶,才能使残疾人实现稳定脱贫。
    二、思路要理清。实现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和高质量发展,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自觉跳出残联小圈子,围绕同步实现小康大目标,坚持“纳入、依托、整合、鼓励”八个字工作思路,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必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由封闭转向开放、由单一转向多元、由传统转向现代。二是必须依托相关行业的机构、技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提升残疾人工作的服务功能。三是必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项目、资金,激活社会资本、释放市场能量,改善残疾人的生存条件。四是必须鼓励扶持民营机构,不求谁做、但求惠残,加大对残疾人的服务力度。
    三、重点要突出。按照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的原则,围绕构建残疾人托养服务网络、康复服务网络、文化服务网络和组织网络,把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和0-6岁残疾儿童作为兜住底线的重点对象。摸清贫困残疾人的底子,做到政策、项目、资金、措施“四到户”,使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对重度残疾人,要在生活上帮助、生产上支持、辅具上适配、权益上维护。对长期卧床不起的重度贫困残疾人,要适配辅助器具,让他们能走出家门、见上阳光。对0-6岁残疾人,要全面筛查,大力助其康复。对适龄儿童和少年,要积极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快建设特殊教育学校,不断提高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学生的入学率。新建一批县级康复中心、托养中心,巩固完善提高已建成的托养中心、康复中心;巩固和规范省级残疾人就业基地,培育一批市、县的就业基地,示范带动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依托各类文化资源和体育设施,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养,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积极维护残疾人各项权益,加快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步伐。
    四、协调要加大。残疾人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关系到方方面面,只有重视和加大协调,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各行各业的总体任务,才能使这项事业现实快速发展。为此,一要增强协调意识,牢固树立协调出感情、协调出政策、协调出实绩的意识,切实把协调作为推进残疾人工作的有效手段。二要加大协调力度,更加积极主动地和党委政府、业务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人士搞好协调,形成残疾人工作由各种力量齐抓共管的局面。三要改进协调方式,注重形成让残疾人得实惠的长效机制。
    五、改革要突破。一要完善残疾人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扶持、市场推动的工作机制。二要加大政府购买残疾人公共服务的力度,建立统一有效的残疾人服务购买平台和运作机制,逐步实现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政府投入残疾人服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三要鼓励扶持和规范管理民营组织进入残疾人服务领域,通过“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开展特教、语训、教育、康复、托养、就业、培训等服务,努力使残疾人得到的利益最大化。
    六、队伍要加强。进一步健全组织、加强队伍,努力在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发挥作用上下功夫,真正把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专职委员队伍、各专门协会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好。对于残疾人工作者队伍,要加强能力、作风、廉政方面的建设,使残联干部更好地把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更好地适应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需要。残联虽然不是热点部门,但这几年的项目资金、就业保障金不断增加,社会和媒体非常关注。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坚持标准、坚持程序,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下属、管好项目、管好资金,确保不出问题。另外,关心支持残疾人专门协会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在残疾人政策落实、权益维护等方面积极呼吁、主动维权。
                                  (作者系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