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 群众路线

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发布日期:2014-05-22  来源:   点击次数:0

——“全国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先进个人”、市委组织部副调研员 李万忠

   我出生于汉台区武乡镇曹寨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高中毕业后返乡务农,当过民办教师,恢复考试制度后,考入汉中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汉中聋哑学校任教,兼任行政档案管理等工作。1985年,正值而立之年的我由于工作认真,被选调到原汉中地委组织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从那时起,我同档案管理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到岗位,面对千头万绪、复杂繁琐的档案工作,我遇到不少难题。干部的档案材料不齐了,我就一个单位一个单位打电话催要,实在不行就直接上门查找;干部的经历断档或事实不清了,我就骑上自行车找本人核实、找单位领导和同事查证、找相关单位查档留底;档案编辑分类弄不清、弄不准了,我就虚心请教,直到弄通弄懂为止。正是凭着这样一种追本溯源的韧劲和不服输的倔劲,我先后完成了900多名市管干部的档案材料整理工作,把原来一堆堆发黄的零散材料整理成一册册经历连续、记载清楚、内容准确的档案卷宗,逐渐从档案工作的门外汉变成了业务通。几年来,我先后设计制作了汉中市市管干部档案“三龄一历”职级审核确认表,探索制定了档案登记分类造册目录等档案管理办法,有效提升了档案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受到中省组织部门的充分肯定。
    我一直坚信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档案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枯燥繁琐,做好很不容易。就拿收集材料来说,我除了日常收集外,还要坚持定期主动上门到产生档案材料的有关部门、科室收集。比如在集中调资后,年度考核后,党代会、人代会换届后都要主动收集,特别是注重从报纸上收集党代会召开后有关选举公告、领导同志简历,剪贴相关内容裱糊归入本人档案。同时,还有报纸上老干部逝世讣告剪贴归档,在职领导干部先进事迹材料剪贴归档,这些平时看起来无关紧要的资料,却是领导干部个人档案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事档案工作28年来,凡经我手上报的省管干部档案从没有出现过一次问题。近14年来,档案室仅有我一个人,负责管理的3395卷档案从没有出现过一次失误。我觉得,做任何事情,只要心中想着它、热爱它,坚持做下去,外行就能变内行,“冷门”也能出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4年,中组部开展全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创建活动,我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对照检查验收细则提出的八个项目、六十条评分标准,一项一项细化完善。2008年我部终于顺利通过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检查验收。如今,走进汉中市委组织部档案室,一排排新式档案柜整齐划一,一卷卷档案散发着油墨香味,干部人事档案分类科学、排列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只要说出存档人的姓名,我就能立即说出存档人的基本情况和档案具体存放位置,常常让前来查阅档案的同志惊讶不已,我自己也为此深感自豪,这难道不是对我工作的最好的肯定吗?
    有人说,档案工作跟“死”材料打交道,不会得罪人。其实不然,档案工作原则性很强,也很容易得罪人。由于干部的年龄、学历、工龄等关系到干部的提拔使用、调资及退休等切身利益,要求查证更改的人当然不在少数,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所以始终严格遵守档案工作纪律,从不拿原则作人情。2006年公务员工资套改时,根据中、省有关文件和要求,我对上千名县处级干部“三龄一历”进行了重新审核确认。其中,有120名县级干部的工龄计算不准确,在原来基础上减去1-3年不应计算的工龄年限,得罪了不少人。每逢换届,不少人找到我,要求把年龄认小一点,或上半年认到下半年,我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中省组织部的相关规定,甚至把有关政策文件找出来让他们看。有些人为了改年龄,带上好烟好酒、购物卡等等找我通融,让我把他们的年龄也改下,这些人中,有我的老熟人,也有我的老朋友,但是我都婉言谢绝了。
    不是我不懂人情世故,只是觉得组织给了我这个岗位,这就是一份责任,只要开一次口子,就会丧失职业操守和做人的底线。正是这样,自1996年以来,我市先后提拔的80多名副厅级省管干部档案,不管是任前审核“三龄一历”,还是任后将档案报送省委组织接收审核,从来没有涂改问题,在全省各市档案评比中优秀率一直靠前。2012年2月,中组部检查组在现场检查基层单位档案工作时,明确指出:“汉中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完整及时,制度执行严格规范,信息认定坚持原则,值得肯定。基层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精通、作风扎实,尤其是市委组织部的李万忠同志兢兢业业,坚持不懈从事干部档案工作27年,十分难得可贵。”
    我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组织的培养,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我很知足,也很感恩。28年来,不管是干事,还是副县级干部,我都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计较名利得失,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在档案室工作的28年里,我从不因工龄长而懈怠、不因职务低而发牢骚、不因人手少而出差错、不因任务重而撂挑子,经过我整理的档案摘抄、确认建议、批注材料达10多万字。虽然我任副调研员已经13年了,但我的工作任务还和当干事时一样,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不管在岗干部还是离退休干部,谁来查档,我都耐心细致,热情服务,走时还不忘给他们说一声:“欢迎再来!”
    社会上流行说:“到了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要是按照这个说法,我就是个“不求进步的人”。在档案室工作28年来,我先后经历了8任组织部长,与我先后共事的同事有67人走上了县处级以上领导岗位。部领导也曾多次征求我调整工作岗位的意见,我每次都谢绝了。2010年机构改革,我符合提前离岗条件,有人劝我退了享受正县级工资待遇。说心里话,当时我确实有些动摇,但从事档案工作几十年,我跟这些不会说话的卷宗已结下深深的感情,他们就像我的孩子,我实在舍不得丢下他们。当然,组织并没有亏待我,我30岁调入部里,32岁任副主任科员,39岁任主任科员,46岁任副县级调研员。2012年8月,我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受到习近平、李源潮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在临近退休时,组织上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让我的工作生涯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还有什么不知足呢?有什么不满意呢?
    近几年来,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再平凡的工作总得有人来干,再平凡的事业总要有人来接替。为此,除了不折不扣完成各项业务工作外,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档案管理新人上,在先后组织举办10余期培训班中,由我主讲,培训了60多名档案管理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这支平凡的队伍中来,为汉中档案工作再创佳绩。今年年底我就要退休了。回顾自己几十年来的工作生涯,有欣慰、有愧疚、有清苦、有快乐,但更多的是对工作的无比留恋。我欣慰自己的选择和坚守,它让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我愧疚自己的家人、愧疚自己得罪过的领导和同事,在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从不见风使舵、徇私舞弊,伤害了一些领导和同事的面子,使他们的个人利益受损,但是,我绝没有损公肥私。我收获了付出带来的快乐,看着一批批领导和同事的经历一步步丰富、职务一步步提升、档案一点点变厚,我由衷地分享着他们成功的喜悦;看着原来一堆堆发黄的凌乱纸张变成了一卷卷装订整齐的规范化档案,我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长一般的兴奋和激动。如果问我现在还有什么追求,我只想说,要是还有一、二十年的工作时间,我还想继续把这份工作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