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站位 积极主动作为 全力推动残疾人脱贫步伐
发布日期:2017-07-10 来源:略阳县残联 点击次数:0
一、强化宣传聚合力,为推动残疾人精准脱贫创造条件
(一)广泛宣传残疾人惠民政策,提升政策的执行度。围绕全县脱贫攻坚主线,切合残疾人实际,通过会议培训、印发资料、入户宣讲等方式,大力宣传助残疾人康复医疗、文化教育、创业就业、扶贫保障等方面优惠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今年以来,汇编印制3000册《残疾人工作政策知识手册》发放给全县各级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和干部以及镇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并通过他们将党和政府的惠残政策和以及具体办事程序流程广泛宣传到镇办村组户;印发残疾群众最关心的惠残政策宣传彩页10000份,并予以广泛发放和讲解,加强惠残政策的知晓度;进行县、镇、村干部残疾人政策知识培训2600余人次。使县镇村干部对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政策有了全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为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实施残疾人精准帮扶奠定了基础,也让残疾人在了解和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受鼓舞,增干劲。
(二)大力宣传残疾人脱贫攻坚典型,树立自立自强、不等不靠的脱贫导向。去年以来,县残联尤其注重发现和培养脱贫攻坚中在种植、养殖、农村淘宝、盲人按摩等各个领域出现的残疾人自立自强、自主发展产业的榜样和典型,对他们进行产业发展技术和资金上的帮助扶持。将其中典型人物和脱贫致富事迹拍摄制作专题片在略阳电视台播出,深入挖掘榜样身上自立自主、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脱贫精神,通过《汉中日报》以及各级网站进行广泛宣传。去年以来,培养树立残疾人脱贫致富典型10名,拍摄播出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专题片6个,相关稿件被陕西农村网采用4篇,省残联采用3篇,汉中日报采用4篇,市残联采用3篇,县级采用3篇。以满满的正能量、实在的榜样、浓厚的氛围引导、激励更多的残疾人自立自强、自主创业、脱贫致富。
二、主动对接保精准,为实施残疾人精准脱贫提供依据
(一)逐人比对,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信息数据准确。略阳残联紧抓建档立卡贫困户对象核实和信息数据清洗工作时机,主动作为,从6月9日开始,安排专人、集中时间,认真对17个镇办汇总的2904个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信息数据与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进行逐人逐项比对,查找姓名、残疾证号码、残疾类别等级各方面出现的错漏,共查找出问题8类195项。
(二)主动对接,确保村、镇、县各级各方面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信息数据一致。为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下一个贫困残疾人家庭、不落下一个贫困残疾人,县残联主动与各镇办对接数据。一是在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信息数据与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比对的基础上,从6月13日开始,分赴17个镇办,进行了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信息数据对接,校正错误、补充漏登,确保镇、县贫困残疾人信息数据准确、统一。二是将全县17个镇办办理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动态信息数据反馈到镇办,要求镇办残联积极主动与镇办脱贫办衔接沟通,在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过程中,以持证残疾人信息数据为依据,对贫困残疾人进行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努力源头上不出现错漏,确保贫困残疾人信息数据准确、全面。三是建立信息数据对接工作制度,实现贫困残疾人数据动态精准化管理。县残联与各镇办确定了每月初对接信息数据工作制度,及时将残疾人动态信息数据反馈到镇办,为镇办实施残疾人精准脱贫提供依据。
三、紧盯产业破难题,为实现残疾人精准脱贫增添动力
(一)因需施训,开展送技术上门活动,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智力支持。针对残疾人及其亲属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邀请种养业技术人员,采取集中讲解,现场答疑,实地指导等方式,在全县8个镇14个村9个社区,举办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18期,接受培训人员达到1100余人次。
(二)争取资金,为残疾人增收项目注入发展动力。主动与省市残联积极对接沟通,争取残疾人创业就业资金项目,极力解决残疾人创业资金不足问题。2016年成功申报省、市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各1个,市级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1个,共争取扶持资金45.5万元,辐射带动和集中安置76名残疾人发展增收产业或实现就业。为10名自主创业残疾人每人发放5000元的创业扶持资金,使50名残疾人顺利实现创业就业。
(三)及时解难,为残疾人发展产业保驾护航。为确保残疾人在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县残联实行残疾人创业就业全程跟踪服务,联系相关专业人员,及时接受残疾人产业发展技术咨询和实地上门指导,经常深入到残疾人家中,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了残疾人产业项目顺利发展。同时,县残联还注重发现和培育疾人创业就业典型,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有条件发展产业的残疾人树立信心,创造条件帮助其发展产业。通过就业技能培训、资金扶持和全程服务管理,涌现出一批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典型,有效地推动了贫困残疾人脱贫进程。
上一条: 市残联2019年追赶超越作战图
下一条: 市残联理事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