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残联“四举措”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
发布日期:2019-08-13 来源:城固残联 点击次数:0
一抓统筹,摸清底子夯实行业脱贫责任。截止目前,全县持证残疾人172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户6882户7496人,未脱2894户3156人,深贫村残疾人户724户784人,未脱358户383人。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由于在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方面有先天不足,残疾人家庭贫困程度深,攻坚任务重,全县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是我会工作重中之重。根据全县脱贫攻坚领域问题交办暨整改推进会和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中央扶贫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及我县大排查问题整改安排会等会议精神,我会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主抓脱贫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破解推进难题,着力解决工作短板,每周一对行业脱贫工作进行安排,及时督办推进工作,确保所有措施落实到位、存在问题随时解决到位、重点工作提前议定到位。
二抓整改,强力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一是实行动态数据信息比对制度。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县脱贫办安排部署,我会于5月中旬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信息进行了比对,安排专人对残联办证系统、国务院扶贫系统和民政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系统数据进行了信息比对,并及时将比对信息反馈各镇办,由各镇办组织四支队伍入户核实信息,目前各镇办入户核实情况正在汇总统计,我会将分类提出整改措施,与县扶办信息中心、县民政局保持信息畅通,确保录入扶贫系统数据信息与行业部门数据准确率达100%,县残联推送信息与贫困残疾人信息一致率达100%。二是对全县未办证残障人进行了摸底。针对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反馈大排查中发现部分镇办存在少数群众身体重度残疾,未落实残疾人两补政策的问题。我会于5月中旬印发了《关于对未办理残疾人证的重度残疾人进行筛查的通知》,对全县未办证残疾人进行了摸排筛查,目前组织县第二人医院、县中医院3名评残鉴定医生到镇进村对未办证残疾人进行集中鉴定评残办证,后续将按规定落实两补政策。
三抓覆盖,全面落实残疾人保障政策。一是残疾人“两项补贴”应补尽补。按照省市要求,2019年2月我会积极配合民政将全县两补发放人员信息录入民政部两补系统。3月份市民政、市残联、市财政联合发文,再次明确了残联、民政和财政的工作职责以及每月上报汇总的时间节点,并从2019年5月起将残疾人两项补贴由原来按季度发放改为按月发放。县残联严格落实市县要求,及时落实专人,按月审核信息,按时上报情况,上下沟通确保两补发放工作与民政“同频共振”。二是残疾人康复服务全面实施。3月份,联合卫键局对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了镇办卫生院年度签约服务的任务,选派12名骨干医生参加全市培训班,组建签约服务工作交流群随时跟进指导签约医生开展工作,确保年底完成市上下达的工作任务。积极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5月17日邀请省康复中心、省脑病医院医师为全县58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筛查评估,并对有治疗意愿12名残疾儿童转介上级医院接受救治,为10名肢体残疾人进行假肢取型,后期将免费安装。
四抓项目,精准扶贫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一是苏陕扶贫协作积极推进。按照县苏陕办、财政局下达的45万项目资金要求,目前已签订协议委托县内两家培训机构到村分批对200名残疾人或其家属进行种养殖技能培训,预计8月底前全面完成;计划对双溪镇、小河镇、原公镇、桔园镇10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目前正在入户进行评估和政府采购报批,预计9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是残疾人家庭“阳光增收”项目助力脱贫。2019年,争取省市资金25万元,计划为全县15个镇具有劳动能力、发展愿望及产业发展规模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2000至5000元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用于脱贫产业发展。目前已下发《2019年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阳光增收项目实施方案》,将资金分解到15个镇,预计8月初补助资金将“一卡通”直补到户。三是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持续开展。今年争取市上投入资金40万元,通过社会组织评估认定、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标、签订服务协议,委托具有残疾人托养资质的托养机构对智力、精神、肢体和视力重度残疾人实施托养服务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招标确定了托养机构,年底可实现寄宿制集中托养重度残疾人40人,居家上门服务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