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腿也能奔富路——记城固县董家营镇合丰村脱贫示范户沙有德
发布日期:2019-08-13 来源:城固残联 点击次数:0
瘦削的身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着坚毅的目光,一件似乎从来没有穿过的白衬衣在烈日下白的透亮,他走起路来却要依靠一根木棍支撑,他就是城固县董家营镇合丰村2组脱贫示范户沙有德。
“听说今天扶贫干部要来家里,我特意换上了这件白衬衣,平日里我干活不这么穿”。沙有德一边说着话,起身走进厨房准备午饭,只见他单腿站立,熟练地洗菜、切菜。“由于我们一家是回族人,对饮食卫生有讲究,我和母亲一直分灶做饭。”近日,笔者与扶贫干部同行来到沙有德家里,言语不多的他真诚地和我们交谈。
今年54岁的沙有德,1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因为没钱医治,落下了三级肢残。妹妹常年外出打工、母亲年事已高,过去,他家住的3间土坯房摇摇欲坠,生活来源仅仅依靠种1.6亩薄田勉强度日,多年来,他没少遭受他人异样的眼光,甚至觉得生活陷入泥潭。
2016年,沙有德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干部了解他家的情况后,多次上门宣讲扶贫政策并鼓励他树立脱贫信心、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产业。沙有德渐渐懂得,只要思想不垮台、勤劳肯干,就一定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面对逆境,沙有德没有退缩。通过县镇村逐级审查,沙有德在2017年通过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贷款10000元,种植桃园20亩、水稻12亩、元胡7亩、苗木900株、养牛1头,近40亩的农作物面积,沙有德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整日在田间劳作,缺种植技术,扶贫干部就邀请农技人员上门对他进行种植技术培训;缺劳动力,沙有德就请村里的贫困户来务工挣钱,在他的帮助带动下,本村5户贫困户也增加了收入。三年来,沙有德从村民那里承包的土地已扩大至59亩,闲不住的他又利用这些农田种起了水稻。他把拄着的木棍当做自己的另一条腿,常年忙于农活,他不在乎旁人的眼光,一心只顾着种好田地。产业壮大了,还需要重建旧房,沙有德积极和帮扶干部联系,了解熟悉危房改造政策,当得知危房重建可以享受近3万元的补助资金时,他随即请来泥瓦工重建房屋,自己也加班加点地当起“小工”。经过紧张有序地施工,一座崭新的3间新房在原有的地基上拔地而起,住上干净舒适的新房,沙有德高兴地合不拢嘴。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沙有德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属于自己的幸福花朵。2018年底,沙有德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今年6月,沙有德的桃园大获丰收,那段时间,来自成都的客商争相过来装运桃子,仅20亩桃园,沙有德就收入1.3万元,年底沙有德还会领到村里光伏发电厂的配股分红3000元,加之种植的水稻、苗木等收入,沙有德的收入已达2万余元。
如今的沙有德脱贫摘帽,成为产业发展带贫大户,他不忘乡邻,发动村里其他贫困群众发展种植业,介绍种植经验,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说起这些变化,他感慨道:“党的好政策帮助我实现了脱贫梦,今后还会努力干,经营好自己的产业。”
上一条: 苏陕协作助力城固残疾人家庭增收
下一条: 城固残联“四举措”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