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媒体关注

福利院“闺女”披上幸福婚纱

发布日期:2015-04-16  来源:汉中日报   点击次数:0

  (本报见习记者 朱媛媛) 4月4日,是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市社会福利院迎来今年的一件大喜事——读写困难的女孩丁晓田要出嫁,整个院子里喜气洋洋,大红喜字一直贴到了大门口。院里的老师、阿姨都起了个大早,各司其职,忙里忙外,风风光光地“嫁闺女”。

遗弃孤儿在福利院长成大姑娘

  “田田心肠好,和我们关系处得都好,就要嫁人了,还真有点舍不得。”她的家庭生活老师王老师告诉记者。从早上化妆完回到家里,王老师和其他熟识丁晓田的老师、阿姨们就围坐在客厅里,“再多看她几眼,你看田田今天打扮得多漂亮。”
  今年27岁的丁晓田自2000年进入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所,已经生活了15个年头。大家仍清楚地记得她刚过来的样子:少言寡语、胆小怯懦、不爱笑。“因为她有读写困难,学习能力较差,无法接受正常的教育。来到院里后,受到爱心妈妈和工作人们的精心照顾,性格渐渐地开朗起来。后来我们觉得,姑娘长大了,不能总是依靠他人的帮助,我们还是特别希望孩子能够回归社会,更好的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鹰穴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周老师说。2005年11月,17岁的丁晓田进入院内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先后学习了日常生活技能、简单的文化认知技能、社交技能、工作技能等。5年的时间,她也出落得亭亭玉立,在特教老师和妈妈们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教育引导下,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还学会了做饭、干家务、外出购物等技能。周老师说:“现在她在婴儿区洗衣房工作,工作很认真,而且也特别喜欢与我们交流,大家都十分喜欢她。”

  最近两年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出嫁,她也萌发了对爱情的渴望。“田田年纪也不小了,根据她的实际状况,老师们就开始帮她张罗,经人介绍,认识了农村小伙儿曹军。”王老师告诉记者。两人见面后便产生了好感,曹军经常来福利院看望,慢慢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

福利院:“这里是她永远的娘家和后盾”

  丁晓田是福利院的“闺女”,婚嫁的事一点不能马虎,更不能让“女儿”嫁得太草率。为此,院里专门安排工作人员作为“娘家人”多次到男方家去了解情况。
  “多方打听后,我们发现这一家人心地都很善良,老实淳朴,家庭条件也较殷实,我们放心将田田交给他们,就代表‘娘家人’把婚期定了下来。而且本着相互负责的原则,领结婚证前还带着他俩去做了全面的婚前体检,都很健康。”儿童福利所所长付宁说。院里给买了空调、彩电、洗衣机等家电,添置了床上用品、嫁娶服装等作为陪嫁,还布置了她的“闺房”。“田田迎来了人生的新阶段,希望她和曹军把日子过好,一辈子快快乐乐、幸福美满,福利院是她永远的娘家和后盾。”新郎:“嫁给我吧,我会对你好一辈子”

  上午10点,迎亲的车队浩浩荡荡开进福利院儿童福利所,丁晓田的兄弟姐妹立刻把宿舍门关得紧紧的,向新郎讨要红包。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新郎才“闯”进了“闺房”。
  新郎穿着一身黑色西装,内着粉色衬衣,扎着红色领带。憨厚地他一边抹着头上的汗珠,一边搓着手单膝跪地,对坐在床上的新娘说:“田田,嫁给我吧!我会对你好一辈子的!”
  “没听清楚,再来一遍!”面对大家的起哄,曹军大声重复着“田田,嫁给我吧!我会对你好一辈子!”这个内敛的小伙子满眼笑意的望着他的新娘,“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场景,美丽、善良、可爱,那个时候我就决定一定要娶到这个姑娘,今天她就要嫁给我了,我满心欢喜。以后的日子我一定更加努力,让她过上好日子。”

公婆:以后要把她当亲闺女一样疼爱

  在汉台区宗营镇曹冲村曹军家门前,红色充气拱门透着吉祥如意,大红地毯一路延伸至二楼的洞房。婚房内装修一新,到处贴着大红喜字,客厅、卧室摆放着大幅婚纱照。
  说起儿媳妇,婆婆唐风华激动地说:“感谢福利院把田田培养得这么好。孩子善良、懂事,我们非常满意。孩子到了我们家,我们会把她当亲闺女一样疼爱,让她时时刻刻感受到家的温暖。”
  典礼上,丁晓田朝公公、婆婆喊出了27年来的第一声“爸爸、妈妈”,那一刻,她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