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媒体关注

汉中残疾人名人,你们还好吗?

发布日期:2015-05-18  来源:汉中日报   点击次数:0

  她是高位瘫痪的农户女,却凭着顽强毅力自学成才,在生活无法自理的情况下,她二十载翻译英文作品40余万字;作为残疾人自强模范,她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她,就是多年前曾被大力报道过的城固县的唐小玉。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带着对她现状的关心,本报再次走近了她。

12岁的一场病让她高位瘫痪                                

    513,当记者在城固县崔家山镇她的租住房兼补习班教室见到她时,唐小玉正在吃饭。勺子是特制的,被加长了很多的勺柄每一次送饭到嘴边都要花费她全身的力气,无法转动的脖子和僵硬的牙关,让她到口的饭食经常会流出,尽管如此,她坚持自己吃饭。她告诉记者:“只要自己能完成的事,我就不愿麻烦别人。1960年出生的唐小玉,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曾有过快乐的童年。但在她12岁时,一场类风湿病,让她全身关节变形,肌肉萎缩,导致高位瘫痪。回忆起那段岁月,她的脸上现在已是一脸平静,“那会也寻死觅活过,现在回头看看,确实死很容易,活着才是最难的,也许那会也是憋着一股劲,想看看生活到底能苦成什么样,自己是否能趟过来,这么多年也就这样过来了不是,还做了这么多事,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经历,也算对得起自己的人生了。”

为了拿到翻译第一手文献,她曾写信给国外各大使馆

 “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从收音机里听到的张海迪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唐小玉。22岁时,她开始跟着广播学英语。23岁,她报考了北京外国语学院函授班,4年后顺利完成学业,拿到了毕业证。“那会,每天就是看书、背单词、听广播,晚上睡觉脑子里都是英语,学习中,遇到不懂的语法、句子,就通过书信向一些大学教师求助。”

  学业完成后,唐小玉开始尝试翻译,越来越熟练后,为了拿到翻译的第一手文献,她曾写信给国外的各大使馆,“英国大使馆给我寄来了大量的第一手翻译资料,这让我有了很大的干劲。”从1984年开始的二十多年里,唐小玉翻译了《咖啡豆》、《美国人看美国人》、《少校的燕尾服》等英语著作,累计达40余万字。

  19915月,作为自强模范,唐小玉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个人、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并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未来想写一本回忆录,总结一下自己的人生

  2005年,为了养活自己,利用所学唐小玉在崔家山镇开设了英语补习班,因为生活无法自理,她请了钟点工来照顾自己。有了孩子们,她的生活开始有了新的色彩。保持着一个姿势,有时一坐就是一天,为了缓解坐骨的疼痛,她在自己的腰上缠了块棉垫,“办补习班到现在已经十年了,这十年里,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就是我最高兴的事,也成了我坚持的动力。”她说。

  说到目前生活的难处和未来的打算,唐小玉告诉记者:“以前班里孩子多,自己挣点加上国家的补贴还能勉强养活自己,从去年开始听说英语将退出高考,班里孩子少了,加上连年上涨的房租和钟点工工费,现在有点担忧以后的生活了,最近正筹谋着换一个小点的房子。至于未来,这个补习班能撑多久就撑多久,只要自己身体允许,只要还有一个孩子需要我,我都会坚持。还想写一本回忆录,总结一下自己的人生,现在已经开头了,这本书要是完成了,我就真的死而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