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 - 最新资讯

我市志愿者协助18名残疾人朋友参观市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6-05-23  来源:汉中日报   点击次数:0

   (本报记者 陈谦)5月15日,是第二十六次全国助残日。关爱、帮助残疾人朋友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离不开每一位热心人士的参与。当日,来自我市爱心义工协会康桥服务队的12名志愿者,协助市肢体残疾人协会(简称肢残人协会)的18名残疾朋友及家属参观了汉中市博物馆。残疾朋友们的乐观、志愿者们的热情、博物馆的热心让整个参观之旅充满温暖。
  
                                              “参加这样的活动,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被称为我市“轮椅诗人”的张明东参加了此次活动。他告诉记者,从小患有疾病导致无法行走,后来在街边擦鞋为生,晚上写诗,加入“农二哥”诗社后,被吸收为省作协会员。他用自己的拼搏、积极,独立生活,融入社会。
    当天,张明东一人驾驶着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电动车早早来到北门,独自从车上下来,早已等候的志愿者协助他坐到轮椅上,他不停地道谢。
    博物馆他来过两次,可有志愿者陪伴的是第一次。在参观过程中,他多次被志愿者们抬过台阶,可在平处,他一般都坚持自己推着轮椅。参观中,他和所有人一样,保持着安静,聆听完全部讲解。
    “能参加些社会的活动,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我认为“能参加些社会的活动,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我认为挺好的。”他说,“历史积淀在这里,每一次触摸,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敬佩。”

                                                     志愿者们:小心地抬过门槛和台阶
    12名志愿者全部是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负责人景田介绍,服务队的公益活动涉及环保、助老助残等多个方面。
    参观的残疾人朋友中有两位坐轮椅,还有几位拄拐;志愿者根据情况分工,身材高大、健壮的男生负责辅助两位轮椅残疾人,李恒就负责推张明东,女生搀扶拄拐的女士。
    当日下午一时,博物馆特地打开消防专用通道,门口是一段高高的斜坡,李恒和两个男生齐上阵慢慢的推着张明东,花了10分钟才到镜吾池前。
    市博物馆有三进院落,北高南低,进入精华南院陈列馆,志愿者们齐心协力抬轮椅的场景让记者印象深刻:没有人呼叫,看到要过台阶,两边的男生志愿者用力地提着把手,保安也都加入行列,人多力量大。“汉中左笔”徐汉杰喊:“都慢点走,小心抬过去。”抬的人协调一致,小心翼翼。这样的场面让记者倍感温馨。
    “为他们服务其实也是在锻炼我们,我并不觉得累。”一直推着张明东的李恒说。

                                                   “希望更多的残疾人朋友来参观”
    “曹操写下了‘衮雪’两个字,上面一点和下面一横互相辉映,一捺像滚滚的江水,而一点像是江水滚滚而落……曹操说:‘江中之水甚多,何须画蛇添足?’”讲解员王丽对石门十三品“衮雪”碑刻的讲解让参观者听得津津有味。
    此次,市博物馆安排了从业三年的王丽做讲解。在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她详细梳理汉中的褒斜、金牛等古栈道的历史典故、趣味结构等知识;在石门十三品陈列室,她又细致有味地讲解了十三通石碑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价值。专业的讲解也让参观者收获不少。
    “重度肢体残疾人来一次博物馆很不容易,单位安排我接待他们,是给了我一次奉献爱心的机会,我很荣幸。讲解中,我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讲的更细致,语速尽可能慢,让每一个类别的残疾朋友都有所收获,也希望更多的残疾人朋友来这里了解我们美丽汉中的文化历史。”王丽说。
    “我更多的是感恩,感恩残疾人朋友勇敢地打开心门,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共享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成果,感恩志愿者们贴心周到的服务,感恩博物馆的大力协助。”组织此次活动的市肢残协会会长王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