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同行 折翅的天使不孤单
发布日期:2016-05-23 来源:汉中日报 点击次数:0
技能训练,让孩子融入社会
在职业技能培训室里,15岁的小文(化名)端坐在电脑前,正在敲打课文《小房子》。虽然她的动作缓慢,找寻字母和汉字的速度也不快,但多半篇文章已经打在屏幕上。当得知她是一名没有一点拼音基础、硬是靠着天天练、时时练记住了26个字母的位置的智障少女时,我们的眼泪湿润了。小文说现在学习打字,以后会越来越好,将来还要自食其力、找份工作呢!
在生活技能训练区,有厨房、餐厅,每天孩子们自己定菜单,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做饭、炒菜、洗碗、整理餐桌,定期老师还会组织孩子们去超市购物。“这些生活技能,孩子必须要掌握,虽然一个动作会演示很多遍、一句话会重复很多次,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都会令我们激动不已,因为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独立生活的希望。”负责看护孩子们的周莹老师说。
在爱加倍关怀促进中心,老师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个人培养目标,细化培训措施,实行一对一的教育,帮助孩子掌握基本技能,早日融入社会。在他们眼里,这些孩子是可爱的、聪明的,只需要多一些爱心和耐心。
打开心门,他就是天才
在低段儿童训练室,几个孩子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画画,9岁的小强(化名)正在厚厚的本子上做着计算题。小强是名孤独症患者,和这里的张老师最亲,也只听张老师的话。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老师发现他对数字敏感,随便出了几道简单的加减法,他竟然全部答对,难度再加大,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的加减
法,不用手指,不列算式,准确率为100%,从那以后,做计算题便成了小强生活的一部分。“来自星星的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旦找寻到心门的入口,他的潜力是巨大的,也许他们都是一群天才”,张老师说。
孤独症是世界医学届的难题,近几年,孤独症患者有增长趋势。因为家庭、社会等多种原因,有很多的孤独症家庭不愿走出家门、接受治疗,往往错过了康复训练和治疗的最佳时期。
有你有我,让爱加倍扩散
在“爱加倍”的走廊上,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创作的画和一些活动时的照片,周莹介绍,照片是志愿者和孩子们互动时的欢乐情景,每月志愿者会自发组织来陪孩子一起玩,有教手工的、有做游戏的、有教舞蹈的,这些志愿者有大学生、有家长、有爱心人士。“因为有了他们的加入,孩子的生活更丰富多彩,我们助残的信心倍增,干事业的动力更足!”周莹说。
是的,加倍的爱是更多的付出,加倍的爱是更多力量的凝聚!助残的路上,残联的力量是单薄和微弱的,需要更多爱心人士和组织的加入。助残日期间,汉台区开展的爱心助残观影活动、洋县开展的残疾人艺术团文艺演出、镇巴为残疾儿童配发辅具、南郑看望特教学校学生……这些不仅是在为残疾人送上节日的祝福,更是借助这个平台,让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让更多的像“爱加倍”这样的组织和个人加入助残队伍,将小爱汇聚为大爱! 离别之际,11名孩子为我们表演了手语舞蹈《感恩的心》和《生命的河》,在悠扬动听的音乐中,一双双小手舞动,一张张笑脸绽放,一个个天使在爱的音符中徜徉…… (贾苗)
上一条: 朱峰赴汉调研残疾人工作